【司法公信力低落 許宗力:負面報導僅兩成批評正確】
2018-11-26 11:42 台灣大學創校九十周年,法律學院邀請諸多傑出校友返校與學生座談,就「司法與人民」主題分享經驗。近年來因外界批評致法官士氣低落,前任院長賴浩敏建議鼓勵多於責備、稱讚多於懲罰。現任院長許宗力則說,平均每月有一則負面司法報導,但八成是報導有問題,僅兩成批評正確,是法官必須反省的。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1/3497848
【強化被害人訴訟保護 司法院推修復式司法】
2018-11-19 11:43 司法院提出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,引進被害人訴訟參與制度。司法院刑事廳長蘇素娥今天說,草案設計將檢察官或法官在審理或偵查時,認為個案需要進行修復性司法時有一個法源,是架橋的規定。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1/3479756
【「勞動事件法」三讀 勞工訴訟障礙大幅減少】
2018-11-12 11:44 立法院三讀通過《勞工事件法》,將設立勞動專業法庭,使勞工擁有選擇權可在勞務提供地或是公司所在地的法院起訴、強化調解程序加快訴訟程序、減輕費用負擔等,讓勞工訴訟更有保障。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2604/3472079
【刑、民、行政訴訟法修正案通過 宣判當天交付判決書】
2018-11-12 11:44 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刑事、民事、行政等三訴訟法修正案,未來法官得於宣判當日交付判決書原本,否則就得送交自律委員會處理,但考量部分案件案情複雜,新法給予合議審理的案子3星期,若案情繁雜或特殊情形,只要與當事人談妥,可自行訂定期限以因應實務需要。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society/breakingnews/2607995
【立法院三讀 訴訟文書送達明文化】
2018-11-06 11:45 立法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刑事訴訟法規定,法院實務訴訟文書的送達,由司法警察或郵務機構行之;拘提前的傳喚,如由郵務機構行送達者,以郵務人員為送達人,應以掛號郵寄。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656/3463578
【立院初審 新增4種防逃機制】
2018-11-05 11:46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審查「刑事訴訟法」條文修正案,針對替代性羈押相關條文,初審通過立委周春米所提的修正動議,條文明定法院許可停止羈押時,被告除須向指定機關報到,另新增接受適當之科技設備監控、未經許可不得離開特定區域、不得就特定財產為一定之處分、分交付護照及旅行文件等。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politics/breakingnews/2598950
【司法院量刑系統 「肇事逃逸罪」26日上線】
2018-10-29 11:47 司法院建置的「肇事逃逸罪量刑資訊系統」26日上線,開放給法官、檢察官、律師及民眾上網查詢使用,資料顯示,2016-2017年的肇事逃逸罪平均判刑1年1.2月,刑責不輕,駕駛人應特別謹慎。 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society/breakingnews/2592950
【司改有感!勞動事件法草案通過初審】
2018-10-22 11:49 被譽為「最有感司改」的勞動事件法改革,勞動事件法草案通過初審,送朝野協商,保留條文20條。草案包括設立勞動專業法庭、勞工可以在勞務提供地的法院起訴、減輕勞工繳納費用負擔、舉證責任。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6656/3429783
【減少法扶負擔 司法院擬增公設辯護人】
2018-10-22 11:47 法律扶助基金會常為重大刑案被告指派三名律師辯護,不但開庭常起爭執,花費也不低,司法院不排除修法補洞,並研擬義務辯護有償制;此外,曾經被要求廢止的公設辯護人,未來擬增加員額,減少法扶負擔。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1/3433442

儘管台灣停電連連,缺電已經是無須辯論的事實。歐盟雖然已經把核能定義為綠能,是無碳安全的能源。但是主張綠能的民進黨政府,仍然堅持廢核這塊神主牌。光電侵奪大量農業用地,廢棄的設施更是嚴重污染,又有不能全天發電的缺點。離岸風電變成了大家期待的出路。雖然離岸風電至今還沒有辦法商轉併聯。最近又冒出來國產化不足、投資外商出賣股權、疫情造成不可抗力履約遲延等之重大爭議。第三階段離岸風場開發評選,已是箭在弦上。離岸風電話題,又再度瘋狂發燒。

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

訂閱我們的最新消息可由E-mail 即時獲悉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法曹協會 提供的最新活動及關注議題。

姓名 *
電子郵箱 *

社群分享